化療后吃什么增加白細胞
2024-07-15 374次瀏覽
我最近做了化療,醫(yī)生說要控制好白細胞,現(xiàn)在有些低,想問醫(yī)生,化療后吃什么增加白細胞?
化療后,由于化療藥物對身體的影響,特別是對骨髓的抑制,可能會導致白細胞減少,影響免疫功能。為了幫助增加白細胞,可以多吃高蛋白、高維生素及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。
具體來說,包括菌類(如香菇、平菇)、高維生素的食物(如橘子、蘋果、柚子)、高蛋白質的食物(如魚類、鮮肉類、牛尾湯、骨髓湯)、豆類(如花生)以及富含微量元素的水果(如大棗、桃子、葡萄)等。這些食物對于提升白細胞數(shù)量、增強免疫力有很好的效果。此外,還可以嘗試五紅湯等食療方法,以補充造血營養(yǎng),促進白細胞生成。
建議及時就醫(yī),醫(yī)生會根據(jù)具體情況提供更個性化的營養(yǎng)指導,并在必要時開具處方藥物來幫助提升白細胞。
2024-07-15 11:22
-
問婚前檢查有哪些項目
答婚前檢查的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 1.法定傳染病:如艾滋病、淋病、梅毒、乙肝等,這些疾病可以通過抽血或涂片檢查。 2.較重的精神?。喝鐕乐氐脑昕癜Y、精神分裂癥等,這些疾病需要精神科醫(yī)生診斷。 3.生殖系統(tǒng)畸形:如女性有無外陰畸形、子宮發(fā)育不良等,男性有無包莖、隱睪等,這些疾病直接影響生育能力。 4.先天性遺傳疾病:如白化病、原發(fā)性癲癇、軟骨發(fā)育不良等,遺傳病的篩查需要染色體檢測。 5.血常規(guī)和尿常規(guī):用于評估身體的基礎健康狀況。
2024-07-08
-
問產(chǎn)前檢查有哪些項目
答
產(chǎn)前檢查是孕婦在懷孕期間進行的一系列健康檢查,這些檢查項目通常包括:
1.體格檢查:測量血壓、體重、腹圍和子宮高度,評估孕婦的基本身體狀況。
2.血液檢查:檢查血型、HIV、梅毒等傳染病,以及鐵、鈣、維生素等營養(yǎng)物質的含量,評估孕婦的血液健康狀況。
3.尿液分析:檢查尿中是否有蛋白質、糖、白細胞等異常情況,評估孕婦的泌尿系統(tǒng)功能。
4.超聲檢查:通過超聲波觀察胎兒的成長情況,包括體重、大小、性別、器官發(fā)育等,以及羊水量和胎盤位置等。
5.特殊檢查:如羊水穿刺術或絨毛樣本檢查,用于診斷胎兒可能存在的遺傳病或染色體異常;糖耐量試驗,針對高血糖、糖尿病等風險較大的孕婦進行檢查;以及宮頸長度測量,預測早產(chǎn)的風險。
建議孕婦在醫(yī)生指導下按時進行各項檢查。
2024-07-18
-
問產(chǎn)前篩查有哪些項目
答
產(chǎn)前篩查是為了評估胎兒是否存在出生缺陷風險的一項重要檢查。通常包括以下項目:
1. 血液檢測:孕婦在孕早期(通常在11-14周)會進行血清學篩查,包括測量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(PAPP-A)和游離β-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(free β-hCG)水平。
2. 超聲檢查:早期超聲檢查(NT掃描)在11-14周進行,測量胎兒頸部透明層厚度(NT),這是一個評估唐氏綜合癥風險的指標。中期篩查(通常在18-22周)則進行全面的胎兒解剖超聲檢查,觀察胎兒器官發(fā)育情況。
3. 非侵入性基因檢測(NIPT):這是一種新型篩查方式,通過分析孕婦血液中的胎兒游離DNA,檢測染色體異常,通常在孕10周后進行。
4. 細胞遺傳學篩查:羊水穿刺或絨毛活檢屬于侵入性檢查,可以直接獲取胎兒細胞進行染色體分析,但這些檢查有一定的流產(chǎn)風險,一般在篩查結果高風險時才考慮。
5. 尿液檢查:雖然不是常規(guī)的產(chǎn)前篩查項目,但孕婦的尿液分析可以幫助監(jiān)測孕期高血壓疾病和其他潛在問題。
醫(yī)生會根據(jù)每位孕婦的具體情況建議適合的篩查方案。
2024-07-18
-
問孕前優(yōu)生檢查項目有哪些
答
孕前優(yōu)生檢查可以保證母嬰健康、預防出生缺陷和遺傳疾病的孩子。查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1. 基礎健康評估:包括血常規(guī)、尿常規(guī)、肝功能、腎功能、血糖、甲狀腺功能等,評估母體基本健康狀況。
2. 遺傳性疾病篩查:如地中海貧血等遺傳性疾病的基因檢測,了解家族遺傳病史。
3. 感染性疾病檢查:乙肝、丙肝、梅毒、風疹病毒、巨細胞病毒、弓形蟲等,預防孕期感染對胎兒的影響。
4. 尿液檢查:主要是檢查尿蛋白、尿糖、尿酮體等。
5. ??茩z查:女性可能還需進行白帶常規(guī)、支原體、衣原體、TCT檢查、HPV檢查等;男性需檢查精液常規(guī),包括精子數(shù)目、畸形率等。
6. 口腔健康檢查:口腔疾病可能影響孕期健康,故需定期檢查并治療。
2024-07-27
-
問一般術前檢查哪些項目
答一般術前檢查項目較多,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類: 1.常規(guī)檢查:如血常規(guī)、尿常規(guī)、大便常規(guī),用于評估患者的血液、尿液和糞便狀況,了解有無感染、貧血等。 2.生化檢查:如肝功能、腎功能、電解質、血脂、血糖等,以評估患者的肝腎功能、電解質平衡及營養(yǎng)狀態(tài)。 3.影像學檢查:如心電圖、胸片、心臟彩超等,用于評估患者的心肺功能,判斷其能否耐受手術。 4.特殊檢查:根據(jù)患者的具體病情和手術類型,可能需要進行一些特殊檢查,如凝血功能檢查、傳染病篩查、血型鑒定及抗體篩查等。
2024-07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