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一般來說,剛中暑死亡、沒有明顯變質跡象的雞,在處理及時、加工徹底的情況下,是可以吃的。但前提是必須判斷清楚雞的死亡原因,并確保其肉質未被細菌污染。如果雞是因為高溫導致體溫過高、循環(huán)衰竭而迅速死亡,且死后立刻被發(fā)現(xiàn)并放入冰箱保存。...
夏天高溫難耐,不僅人容易中暑,家禽如雞也同樣面臨中暑風險。有些人發(fā)現(xiàn)雞中暑后,想著“反正已經死了,不如吃了”,但這樣做真的安全嗎?
一般來說,剛中暑死亡、沒有明顯變質跡象的雞,在處理及時、加工徹底的情況下,是可以吃的。但前提是必須判斷清楚雞的死亡原因,并確保其肉質未被細菌污染。
如果雞是因為高溫導致體溫過高、循環(huán)衰竭而迅速死亡,且死后立刻被發(fā)現(xiàn)并放入冰箱保存,那么在徹底煮熟的前提下是可以食用的。但如果雞在中暑前已經有生病跡象,或者死亡時間較長、出現(xiàn)異味、顏色異常等情況,則堅決不能吃。
1、肉質變質引發(fā)腸胃不適
中暑的雞因機體功能紊亂,體內溫度升高會加速肉質腐敗變質,食用后易刺激胃腸道,導致腹痛腹瀉等癥狀,影響消化系統(tǒng)正常運作。
2、攜帶細菌導致感染
中暑過程中雞的免疫力下降,易滋生大量細菌,食用未經徹底處理的此類雞肉,細菌可能進入人體,引發(fā)腸道感染等問題。
3、毒素殘留危害健康
雞中暑時身體代謝異常,可能產生有害物質并在體內殘留,食用后這些毒素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,影響身體正常機能。
如果確認雞是剛剛中暑死亡、身體狀態(tài)良好、無病史,并打算食用,應盡快清理內臟、清洗干凈,并徹底加熱烹飪,避免生食或半生食。同時,盡量當天處理,不要長時間存放。